第(2/3)页 就像空间可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天地,亦可缩万里为咫尺,时间……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特征?能够被切割、被折迭、被创造? 相传超越九境之上的伟大生命,不仅可以破碎虚空,甚至还能破碎过去未来?这会是真的吗? 更深的……丁宁摇摇头,暂时想不出了。 不知赵青此次神秘消失,什么时候能回来,或者说,是否还会归来? 一股强烈的不安与紧迫感猛地攥紧了他的心脏,让丁宁呼吸为之一窒。 不能留遗憾!绝不能! 他闭上眼,脑海中迅速掠过自己精心筹划多年的复仇之路。 血仇深似海,敌人强如天。 原定的计划,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需要时间,漫长的蛰伏与积累;需要运气,在无数变数中觅得一线生机;更需要承受难以预料的巨大代价——可能是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是身边仅存之人、昔日故交的安危。 更关键的是,这条路上,他注定无法隐藏,每一步都将暴露在已入八境的元武、在各方势力冰冷审视的目光之下。四面皆杀机,处处是荆棘! 效率?速度?想兼顾太多,只是奢望。 无论如何,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相对安全的阴影中积蓄力量,毫无隐患地发育。 所以……得报答。 在修行上,那个人最后虽已窥见了八境的风景,战绩也接近史上某些已知的八境,但终究没来得及真正迈出那一步,无法对“师父”提供什么有用的指点、多少实质的帮助。 识剑、习剑、悟剑、创剑……现在他所能做的,似乎也超不出自身过往的极限。 前世今生,记忆碎片翻涌。 也许……只有那篇疑似藏于幽朝太子所遗玉符中的《九死蚕》,以及剑冢某处遗址中残留的、昔日劫掠得来的、属于幽朝鼎盛时期的珍贵典籍——那些记载着术器、阵法的图录,配套的禁忌秘术…… 这些,或许才是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勉强称得上“有价值”的东西了。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铁律,亦是巴山剑场最基础的信条之一,从未违背。 可人若突然消失无踪,这恩情该如何偿还? 决心已定! 丁宁眼神骤然坚定,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体内沉寂的真元骤然苏醒,沿着《九死蚕神功》特有的、诡秘莫测的路径奔涌。 皮肤之下,微光流转,气息变得晦涩而古老,仿佛沟通了某个沉睡的源头。 紧接着,一束束极其细微、近乎透明、却带着奇异斑驳光晕的蚕丝,自他十指指尖、掌心劳宫穴,乃至周身细微毛孔中,如同拥有生命般不断渗出,越发拉伸、延长。 它们在半空中轻盈飘荡、相互交织,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性,最终轻柔地垂落,触及了身下冰凉的青玉地面。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蚕丝接触石面的瞬间,并未堆积或散开,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融入了那坚逾精钢的玉石之中!紧接着,接触点周围的玉石内部,开始泛起一阵阵幽蓝色泽的荧光,迅速蔓延、分叉,生长、扩张。 最终,自然形成了一层覆盖了丈许见方的、散发着微弱草木清香的奇异“菌毯”。 看似平平无奇,内里却有着无数尘埃更微小的符文在阴阳缠髓中疯狂生灭、重组——那是依《太虚种玉诀》之理运转的遗传符链。 随着他意念的聚焦、深入,颁施“五神御令”,菌种生命元枢中冲气漩轮被全面激发,极速地刻录六气爻,完整的“九死蚕”奥义,连同一部又一部的幽朝秘典,都转化为了六进制的编码,融入了每粒菌种的生长衰亡。 完成这一切,丁宁指尖的蚕丝瞬间断绝。 他面色略显苍白,显然此举消耗巨大。 以九死蚕催动太虚种玉诀进行如此精微、符文指令数目以千万计的排版“雕琢”,对念力韧度堪比七境的他而言,亦是极大的负担。 他低头,凝视着脚下那片仍在缓慢扩张、散发着幽幽暗光的菌毯,眼神复杂难明,透出几分释然、期待,心中明晓:在微观的层面,无人可见之处,正有无数极其微小的荧光孢子于悄然间释放。 这些孢子轻若无物,很快就会自己一同离开此间密室,融入白羊洞凛寒的空气中,在北风吹刮下飘散开来,附着于鸟兽虫豸、土壤岩矿,草木之畔,蛰伏、生长、繁衍,形成一个个微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菌落节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