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时代(六)-《免疫人生》


    第(1/3)页

      县政府的接待室里人满为患,人挨着人,肩并着肩,颇似后世“黄金周”旅游景点的场面。毕竟二百来人呢。

      接待室并不宽敞,只有二百多平,再加上桌椅板凳,乡亲们根本站不开。

      樊锐刚本想着组织这些人选出几个代表来,由代表们进接待室表达诉求,其余人在院子里等着。

      政府办公地点,又是临近下班时间,小二百群众围在院子里,好说不好听。

      而且这些人并不是来反应问题的,如果刻意的“公事公办”,反而容易让他们产生误会,破坏干群关系。

      于是在李焱的指令下,樊锐刚指挥工作人员带着乡亲们依次进入政府食堂。那里要宽敞的多,座位也够用。

      在政府食堂吃晚餐的人很少,平时如果没有工作安排,除了值班人员和李焱他们四个,其余人都是要回家的。

      家里的伙食再不争气,那气氛也不是单位食堂能比拟的。

      虽然有“娇妻狞子不透气烟袋”的说法,但也有“丑妻近地破棉袄,样样都是家中宝”的俗语,总之就是,哪儿也不如家里好。

      李焱四人原本住在县招待所里,代会结束后,才搬到的县委家属院二号院。平日里除了吃食堂就是用方便食品对付,如今四人看到挂面方便面或者速冻饺子火腿肠就有吐的冲动。

      其实他们都会做饭,尤其是李焱,当初在机械厂家属院也是闻名大院儿的“煮夫”。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工作太忙,除去开会和下乡考察的时间,也就剩煮碗泡面的功夫了。

      刘凤芝的工作抽不开身,虽然招聘了很多高级管理人才,有的甚至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但她还是喜欢事必亲躬,李恺劝过她几次,收效甚微。

      毕竟是白手起家创业出身,格局还是小了一些。

      刘凤芝要给李焱安排个家政服务员(保姆),后勤科也强力推荐县招待所一位工作经验丰富的服务员来照顾领导的饮食起居。

      这些都被李焱拒绝了。

      李焱不想在个人生活上表现的过于特殊,如今即使他蛰伏不动,都可能引来风雨飘摇,毕竟阴暗处有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呢。

      严禄提前以李焱的名义给食堂送去两千块钱,并让食堂管理员打了收到条。

      一百多一桌的席面,没有华而不实的海鲜,全是整鸡整鸭整鱼大肘子。

      所有的来访者都被安排就座,足足二十一桌,虽然大家都收敛着声线,依旧显得很热闹。

      李焱被五位年龄大,看起来德高望重的老人簇拥着坐到了一张桌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