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亲爱的读友们-《免疫人生》
第(2/3)页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那个年代,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所以鳏寡孤独随处可见,这些人如果年龄不大,总要再婚吧,毕竟日子还得过下去。
尊重时代特点,并不是作者本人有什么特殊癖好。就像现如今,你二十五六才找老婆,却想着随便哗啦一个就是黄花大闺女,我只能说你肯定是不“忌口”,长得再歪瓜裂枣的也能入眼,否则很难。
因为这个时代的特点是,肯定的处女只存在于“小升初”之前。
另一方面,再说说男方。
于金斗,右胳膊缺失性残疾;
李刚,父母早丧,自小混社会。
这两位,真配个黄花大闺女才让人无法理解。
而且这几个人的婚姻都有各自的必然性。
李刚并不是有多爱蔡小丽,他爱的是喜欢蔡小丽的自己,有责任心有担当,完全不同于混混的日子,是有尊严的活着。
而于金斗,他爱和睦的家庭生活甚于不可理喻的爱情,一个原本注定与幸福无缘的人,陡然跌入甜蜜的漩涡里,又怎会多虑其他。
至于严禄,作者更多的是考量他的特殊身份——外地孤儿。身如浮萍,无根无枝,而且欠下了李家天大的人情。
按“莽撞人”的说法,身无长物,只能“以命回报”了。
所以婚姻啦,爱情啦,对严禄来说,是跟扯淡一样的事情。再加上二毛有些许“类己”,所以顺势就收了吧。
在他的思维里,本没有什么未来。
这种特殊感情造就的婚姻,在很多传统小说里都有塑造。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向读友“不证斯陀含”说明,作者不是心理变态。
读友“不证斯陀含”还评论说,他能在作品中体会到作者在现实社会中对财富和仕途的极度渴望。
作者云:然也,你懂我。
有读友说“作者把人性写的太善良了,把所有人写的都太高大上了”,这个没办法品评。
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就属于一门艺术。没有类似不善良的经历,贸然写出来的东西才会徒增笑料。
鉴于此,提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男主的大学生活会匆匆带过,因为作者没有这方面的阅历。
作者虽然与男主属同龄人,但作者当年别说上京大了,连省级高校都没考上。不怕丢人的说,作者高考所上的学校九四年还叫“某某学校”呢,现如今才“进化”成为“某某学院”。
所以没有“高级”的阅历,就不多哗众取宠了。
最后,鸣谢几位老朋友:
乐呵呵121,
小慧184779960,
轻柔的天神,
不夜歌,
第(2/3)页